新聞中心
NEWS
電線電纜行業集中度分析
摘要:中國電線電纜行 業五大類產品——裸電線、繞組線、電氣裝備電線電纜、電力電纜及通信電纜和光 纜——的產值分別占行業總產值的18%、19%、22%、31%和10%。裸線產品主要用作 架空導線及其他電纜產品...
產品集中度
中國電線電纜行 業五大類產品——裸電線、繞組線、電氣裝備電線電纜、電力電纜及通信電纜和光 纜——的產值分別占行業總產值的18%、19%、22%、31%和10%。裸線產品主要用作 架空導線及其他電纜產品的半制品,所占份額相對穩定。繞組線產品則隨著國家能 源、電力供應緊張,核能、風能等新能源項目的建設保持同步增長。電力電纜產品 在國家智能電網建設推動下,仍將保持高速增長。
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,國家相繼 出臺了進一步擴大3G和光纖寬帶投資規模、推動三網融合試點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 業等相關政策,所以未來幾年,通信電纜與光纜的市場份額將明顯擴大。另外,電 氣裝備類電纜也會隨著能源產業、汽車工業、建筑和家電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保持高 速增長。
區域集中度
據統計,中國電線電纜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,企業數量超過全行業總數的一半 ,多分布在江蘇省和浙江??;中南地區的電線電纜企業數量占比達到27%,主要集 中在廣東??;華北、東北、西南、西北地區企業數量分別占10%、6%、4%和2%。
華東和中南地區占據了我國電線 電纜市場的80%的份額,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,市場集中度提升,市場將更多地集 中在江蘇、廣東、浙江和山東等電纜生產大省。
廣東省是我國電力電纜產值好大 的省份,電纜生產企業數量眾多;江蘇省在通信電纜與光纜方面占據我國40%左右 的市場,在電力電纜方面也位于第二位。
未來市場預測
縱觀2010年的宏觀經濟形勢,總 體上仍然有利于電工行業發展。但同時,由于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,以及 國內外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,因此注定2010年的發展道路將是不平坦的。 根據 相關規劃,2010年電工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、銷售產值等經濟總量指標有望突破3 萬億元大關,同比增長約12%;利潤總額將達到1700億元,同比增長約10%。其中, 發電設備產量仍有望達到1億千瓦以上;輸變電設備中的變壓器產量將突破14億千 伏安,有望增長10%。為促進電工行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,影響全行業經濟運行中 的幾大問題需引起業界關注和盡快解決。一、產能過剩行業仍無序發展電線電纜行 業早已呈現過度發展現象,但自去年以來,一些地方政府在“擴內需、保增長、保 穩定”政策的驅動下,在開發新產品或發展高端技術產品的名義下,仍投入巨資, 新建廠房、從國外購置生產線和設備擴大產能,動輒幾億元、十幾億元,甚至二十 幾億元,形成了新一輪重復投資的熱潮。不管企業的性質是國有的還是民營的,但 所投入的這部分資金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國家銀行的貸款。目前,這些投資行為使原 本已經過度發展、產能嚴重過剩的線纜行業更是問題疊加、雪上加霜。以高壓交聯 電纜立式生產線(VCV)為例,國內2008年底前已投產的有32條(其中只有一條是 國產的),已購設備且擬在2009年及以后投產的28條,共計60條。這種不顧實際情 況的盲目投資,不僅浪費了大量資財,而且極大危害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。這些生 產線的建成,將使本來就只有40%設備利用率的國內VCV生產線進一步閑置。同時由 于產能過剩,也會使偷工減料、以次充好、低價競銷甚至假冒偽劣等惡性競爭現象 越加嚴重。 二、仍有限制國產設備行為,目前在中國部分地區、部分領域存在著 限制國產設備的行為,嚴重地阻礙著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進程。為減小金融危機對中 國經濟影響,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政策,國家發改 委等九部委聯合發布了《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 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的意見》(發改法規[2009]1361號)。該文件中明確規 定禁止通過設定歧視性條款限制國產設備使用,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督 管理工作,規范招標投標市場秩序,提高投資效益發揮重要作用。目前在國內工程 建設招標中限制國產設備、采用歧視性條款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,對于民 族工業的發展、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發揮了積極作用。但某些地方 、某些領域對中央的政策置若罔聞,甚至頂風而上,在重大工程建設招標中仍采用 歧視性條款,限制國產設備。如在某市軌道交通一號線工程(400V開關柜采購項目 )招標文件中,竟然出現“投標產品中斷路器、接觸器等元器件必須具有兩條及以 上地鐵使用業績,其中主要元器件(斷路器、接觸器)必須是國際知名品牌的歧視 性條款,限制國產設備參與招標活動。而招標文件中提到的“主要元器件(斷路器 、接觸器)”,國內多家企業早已能夠生產,并廣泛應用于航天、機場、地鐵、電 力、機械、石化、冶金、紡織等眾多行業和國家重點工程,如秦山核電站、中南海 變電站、東方明珠電視塔等,且運行情況良好。產品具有質量好、穩定性高、性價 比高等特點??梢哉f,目前國產的400V開關柜用斷路器、接觸器已經能夠完全滿足 某市軌道交通工程的技術要求。 20世紀90年代以來,電纜行業被譽為城市“神經 ”和“血管”,肩負著為各行各業國民經濟支柱行業配套的職能,成長為中國機械 行業中位置僅次于汽車的第二大產業。但中國線纜產業的產值仍僅占世界線纜產業 的15%左右,這個巨大的市場還有許多的發展空間和空白點,有待于開發?!笆?五”期間,按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年遞增7%~8%計算,電線電纜行業發展速度將與 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持平,預計在8.5%左右。從宏觀上看,整個中國電線電纜行業 正處于快速發展增長期。 發展是迅速的,問題的產生也隨之而來。特別是在技術 附加值相對較低的中低端電線電纜產品市場中,壓價競銷的情況相當普遍。業內人 士認為,造成產品低價競爭的根本原因是盲目投資、產能過剩、供大于求。一方面 ,由于投資門檻低,致使大批企業涌入,造成行業內的企業“過多過濫”。這些行 業的生產能力超出了市場需求,出現了嚴重過剩。另一方面,由于“門檻”低,不 僅是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低,而且使一部分根本不具備生產能力、質量控制和檢測 等必要手段的“作坊企業”得以混跡于行業之中,成為假冒偽劣、粗制濫造、偷工 減料、以次充好線纜產品的產生源頭,并憑借壓低銷售價格等手段擾亂市場競爭秩 序,加劇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。 目前,中國線纜行業雖經歷了二十多年,取得了 長足的發展,但依然沒有走出大而不強的怪圈,和世界好 企業相比尚有很大的差 距。存在產業集中度較低,企業數量多且規模小、規模經濟遠遠不夠、自主創新能 力不足和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等諸多問題。雖然存在這些問題,但中國線纜行業正 面臨新的起飛機會,即在發展中快速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機會。隨著世界經濟格 局的不斷變化,中國電纜行業也勢必面臨重組、洗牌。尤其好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 中面臨能源、電力緊張的瓶頸性問題,國家不斷加大對電力方面的投資,使得該行 業步入了飛躍發展期。為貫徹中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、拉動內需的決策部署,國家 電網公司規劃加大投資力度,加快電網建設步伐,預計今后2至3年投資規模將超過 1萬億元,其中城農網及主網架建設與改造投資7900億元。建設規模為110(66)千 伏及以上輸電線路26萬千米、變電容量13.5億千伏安。 電力電纜制造行業所屬的 輸變電一次設備行業,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,進入門檻低,用戶主要是國家電網公 司,這種市場格局導致眾多設備供應商的定價能力部分喪失,整個行業經過快速擴 展后又面臨原材料價格高漲的問題,業內競爭日漸激烈,利潤呈現下滑趨勢;二次 輸變電設備行業是一個周期性波動相對較小的行業,其涉及高科技領域,技術壁壘 高,由幾家大公司壟斷。鑒于中國電力行業的發展前景,電線電纜制造行業作為其 子行業在大環境的推動下仍具有較好的拓展空間。
中國電線電纜行 業五大類產品——裸電線、繞組線、電氣裝備電線電纜、電力電纜及通信電纜和光 纜——的產值分別占行業總產值的18%、19%、22%、31%和10%。裸線產品主要用作 架空導線及其他電纜產品的半制品,所占份額相對穩定。繞組線產品則隨著國家能 源、電力供應緊張,核能、風能等新能源項目的建設保持同步增長。電力電纜產品 在國家智能電網建設推動下,仍將保持高速增長。
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,國家相繼 出臺了進一步擴大3G和光纖寬帶投資規模、推動三網融合試點、培育戰略性新興產 業等相關政策,所以未來幾年,通信電纜與光纜的市場份額將明顯擴大。另外,電 氣裝備類電纜也會隨著能源產業、汽車工業、建筑和家電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保持高 速增長。
區域集中度
據統計,中國電線電纜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,企業數量超過全行業總數的一半 ,多分布在江蘇省和浙江??;中南地區的電線電纜企業數量占比達到27%,主要集 中在廣東??;華北、東北、西南、西北地區企業數量分別占10%、6%、4%和2%。
華東和中南地區占據了我國電線 電纜市場的80%的份額,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,市場集中度提升,市場將更多地集 中在江蘇、廣東、浙江和山東等電纜生產大省。
廣東省是我國電力電纜產值好大 的省份,電纜生產企業數量眾多;江蘇省在通信電纜與光纜方面占據我國40%左右 的市場,在電力電纜方面也位于第二位。
未來市場預測
縱觀2010年的宏觀經濟形勢,總 體上仍然有利于電工行業發展。但同時,由于中國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,以及 國內外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,因此注定2010年的發展道路將是不平坦的。 根據 相關規劃,2010年電工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、銷售產值等經濟總量指標有望突破3 萬億元大關,同比增長約12%;利潤總額將達到1700億元,同比增長約10%。其中, 發電設備產量仍有望達到1億千瓦以上;輸變電設備中的變壓器產量將突破14億千 伏安,有望增長10%。為促進電工行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,影響全行業經濟運行中 的幾大問題需引起業界關注和盡快解決。一、產能過剩行業仍無序發展電線電纜行 業早已呈現過度發展現象,但自去年以來,一些地方政府在“擴內需、保增長、保 穩定”政策的驅動下,在開發新產品或發展高端技術產品的名義下,仍投入巨資, 新建廠房、從國外購置生產線和設備擴大產能,動輒幾億元、十幾億元,甚至二十 幾億元,形成了新一輪重復投資的熱潮。不管企業的性質是國有的還是民營的,但 所投入的這部分資金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國家銀行的貸款。目前,這些投資行為使原 本已經過度發展、產能嚴重過剩的線纜行業更是問題疊加、雪上加霜。以高壓交聯 電纜立式生產線(VCV)為例,國內2008年底前已投產的有32條(其中只有一條是 國產的),已購設備且擬在2009年及以后投產的28條,共計60條。這種不顧實際情 況的盲目投資,不僅浪費了大量資財,而且極大危害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。這些生 產線的建成,將使本來就只有40%設備利用率的國內VCV生產線進一步閑置。同時由 于產能過剩,也會使偷工減料、以次充好、低價競銷甚至假冒偽劣等惡性競爭現象 越加嚴重。 二、仍有限制國產設備行為,目前在中國部分地區、部分領域存在著 限制國產設備的行為,嚴重地阻礙著重大裝備國產化的進程。為減小金融危機對中 國經濟影響,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政策,國家發改 委等九部委聯合發布了《關于貫徹落實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 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的意見》(發改法規[2009]1361號)。該文件中明確規 定禁止通過設定歧視性條款限制國產設備使用,進一步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監督 管理工作,規范招標投標市場秩序,提高投資效益發揮重要作用。目前在國內工程 建設招標中限制國產設備、采用歧視性條款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,對于民 族工業的發展、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發揮了積極作用。但某些地方 、某些領域對中央的政策置若罔聞,甚至頂風而上,在重大工程建設招標中仍采用 歧視性條款,限制國產設備。如在某市軌道交通一號線工程(400V開關柜采購項目 )招標文件中,竟然出現“投標產品中斷路器、接觸器等元器件必須具有兩條及以 上地鐵使用業績,其中主要元器件(斷路器、接觸器)必須是國際知名品牌的歧視 性條款,限制國產設備參與招標活動。而招標文件中提到的“主要元器件(斷路器 、接觸器)”,國內多家企業早已能夠生產,并廣泛應用于航天、機場、地鐵、電 力、機械、石化、冶金、紡織等眾多行業和國家重點工程,如秦山核電站、中南海 變電站、東方明珠電視塔等,且運行情況良好。產品具有質量好、穩定性高、性價 比高等特點??梢哉f,目前國產的400V開關柜用斷路器、接觸器已經能夠完全滿足 某市軌道交通工程的技術要求。 20世紀90年代以來,電纜行業被譽為城市“神經 ”和“血管”,肩負著為各行各業國民經濟支柱行業配套的職能,成長為中國機械 行業中位置僅次于汽車的第二大產業。但中國線纜產業的產值仍僅占世界線纜產業 的15%左右,這個巨大的市場還有許多的發展空間和空白點,有待于開發?!笆?五”期間,按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年遞增7%~8%計算,電線電纜行業發展速度將與 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持平,預計在8.5%左右。從宏觀上看,整個中國電線電纜行業 正處于快速發展增長期。 發展是迅速的,問題的產生也隨之而來。特別是在技術 附加值相對較低的中低端電線電纜產品市場中,壓價競銷的情況相當普遍。業內人 士認為,造成產品低價競爭的根本原因是盲目投資、產能過剩、供大于求。一方面 ,由于投資門檻低,致使大批企業涌入,造成行業內的企業“過多過濫”。這些行 業的生產能力超出了市場需求,出現了嚴重過剩。另一方面,由于“門檻”低,不 僅是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低,而且使一部分根本不具備生產能力、質量控制和檢測 等必要手段的“作坊企業”得以混跡于行業之中,成為假冒偽劣、粗制濫造、偷工 減料、以次充好線纜產品的產生源頭,并憑借壓低銷售價格等手段擾亂市場競爭秩 序,加劇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。 目前,中國線纜行業雖經歷了二十多年,取得了 長足的發展,但依然沒有走出大而不強的怪圈,和世界好 企業相比尚有很大的差 距。存在產業集中度較低,企業數量多且規模小、規模經濟遠遠不夠、自主創新能 力不足和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等諸多問題。雖然存在這些問題,但中國線纜行業正 面臨新的起飛機會,即在發展中快速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機會。隨著世界經濟格 局的不斷變化,中國電纜行業也勢必面臨重組、洗牌。尤其好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 中面臨能源、電力緊張的瓶頸性問題,國家不斷加大對電力方面的投資,使得該行 業步入了飛躍發展期。為貫徹中央加大基礎設施建設、拉動內需的決策部署,國家 電網公司規劃加大投資力度,加快電網建設步伐,預計今后2至3年投資規模將超過 1萬億元,其中城農網及主網架建設與改造投資7900億元。建設規模為110(66)千 伏及以上輸電線路26萬千米、變電容量13.5億千伏安。 電力電纜制造行業所屬的 輸變電一次設備行業,其技術含量相對較低,進入門檻低,用戶主要是國家電網公 司,這種市場格局導致眾多設備供應商的定價能力部分喪失,整個行業經過快速擴 展后又面臨原材料價格高漲的問題,業內競爭日漸激烈,利潤呈現下滑趨勢;二次 輸變電設備行業是一個周期性波動相對較小的行業,其涉及高科技領域,技術壁壘 高,由幾家大公司壟斷。鑒于中國電力行業的發展前景,電線電纜制造行業作為其 子行業在大環境的推動下仍具有較好的拓展空間。